9月7日,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“白露”。此时节,夏日的暑气逐渐消散,昼夜温差显著增大,空气中的湿度也随之降低,“燥邪”开始成为影响健康的主要“隐患”,且因凉意渐浓,此时的“燥”多为“凉燥”,稍不注意就可能损伤肺脏九融配资,引发身体不适。掌握白露养生要点,才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白露勿露身”:科学保暖指南
“白露勿露身”契合气候特点:现代医学认为,温差大时皮肤毛孔收缩频繁,受凉易引发感冒腹泻;中医则强调足部、腹部为寒邪易侵部位。
足部保暖:足部是足三阴经(脾、肾、肝经)的汇聚之处,一旦足部受凉,寒气会顺着经络侵入脏腑, 导致手脚冰凉,影响脾胃运化功能,降低身体免疫力。
因此,白露后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,尽量穿覆盖脚踝的袜子和鞋子,避免赤脚踩在冰凉的地面上,睡前用40℃左右的温水泡脚15-20分钟,能有效促进足部血液循环,驱散寒气。
展开剩余69%腹部保暖:脾胃喜温恶寒,让腹部暴露在冷空气中,容易导致脾胃受寒,出现腹胀、腹痛、食欲不振等问题。所以,白露后应及时调整衣物,选择长袖上衣或在腹部搭配薄款肚兜,避免腹部受凉,保护脾胃功能。
滋阴润燥“三白羹”:润肺食谱
白露需滋阴润燥九融配资,“三白羹”食材易得、做法简单,搭配玉竹/沙参可增强功效。
食材准备
主料:干银耳15克(泡发去芯)、干百合10克(泡发)、山药200克(去皮切块);
辅料:玉竹5克、沙参5克(可省或用麦冬替);
调味:冰糖(或凉后加蜂蜜)。
制作步骤
1.银耳、玉竹、沙参入砂锅,加水煮开后小火煮30分钟;
2.加百合、山药,续煮20分钟至食材软烂;
3.加冰糖融化,焖5分钟(蜂蜜待凉后加)。
白露饮食禁忌:避凉燥雷区
白露以“凉燥”为主,饮食需避生冷,选温性食物。以下这些饮食禁忌需格外注意:
忌生冷瓜果
西瓜、梨等生冷瓜果易伤脾胃,加重凉燥(如咳嗽、腹泻)。建议选苹果、桂圆等,加热后食用。
宜温饮蜂蜜姜茶
生姜驱寒,蜂蜜润燥,二者搭配可缓解凉燥。
制作蜂蜜姜茶时,可取3-5片生姜(去皮),放入锅中,加入适量清水,煮5-10分钟,待水温降至60℃以下时,加入1-2勺蜂蜜,搅拌均匀即可饮用。需注意的是,生姜性温,体内有热(如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、大便干结)的人群不宜过多饮用,以免加重内热症状。
白露是季节交替的关键节点九融配资,也是调理身体的“黄金期”,只要做好保暖、选对饮食,就能轻松应对“凉燥”,让身体在秋意中保持舒适与健康。
发布于:北京市智慧家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